编者按:“好卖粮、卖好粮”,让粮食藏粮于市,保障农民种粮收益。黑龙江省妇女联合会、央广网黑龙江频道在2022年《最美巾帼种粮人》系列报道基础上,联合推出《最美巾帼卖粮人》融媒体报道,聚焦全省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中优秀卖粮人,展示“巾帼卖粮人”在延伸产业链、打造供应链、创造价值链、实现高质量创业并带动就业的典型事迹,记录她们在销售粮食、农产品过程中积极推介、组织销售、提升口碑的经验做法,引导鼓励广大妇女好卖粮、卖上价,带动农特产品上行,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贡献“半边天”力量。
央广网哈尔滨7月12日消息孙丽杰的米厂和村支部相隔不过数百米,一进入双新村的村口,就能看见佳木斯市江洁源米业的牌子。
(相关资料图)
孙丽杰采摘新鲜的柿子(央广网记者 庞淼 摄)
孙丽杰现任佳木斯市平安乡双兴村党支部书记,也是佳木斯市江洁源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。
从村支部到米厂,徒步两三分钟的距离,孙丽杰就变换了身份。但做的却是同一件事,那就是,带头致富,振兴乡村。
创业底气,来自家乡
“你看咱家这个米,无论从粒型、香气,还是光泽度上都特别优质,整洁度也比较高,市场比较认可。”孙丽杰捧着自家生产的大米时,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因为深知家乡的大米品质好,所以,当初决定创业时,孙丽杰夫妇坚定地走上了卖粮之路。
孙丽杰结婚早,婚后就随丈夫钟安祥去了山东,山东是钟安祥的老家。
“他家有亲戚做粮食行业,后来我们也想创业,就想着做熟悉的行业,那就是粮食。”孙丽杰说。
众所周知,好米在龙江。“既然选择了粮食行业,为什么不回到我的家乡呢?”孙丽杰坚定地和丈夫回到了她的家乡——双新村。
那是2009年,创业之初,孙丽杰夫妇收购了村里的一家废弃米厂。“当时建厂几乎把村里亲戚的钱都借遍了,但我就是有信心,家乡的好米一定能卖上好价钱。”孙丽杰回忆说。
在孙丽杰办厂前,水稻种植是双兴村村民唯一的收入来源。那时,村中没有成型的加工企业,农户种植的水稻除各户自留外,均以稻谷形式被收购,收益微乎其微。
为此,孙丽杰决定在保证企业不亏损的情况下,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双兴村及周边村农户手中的水稻。还带动周边50余名村民到企业打工,人均年可增收2.5万元。
靠着对家乡大米品质的信心,和让村民辛苦得到更多回报的初心,历经14年,孙丽杰将当初破旧的水稻加工厂发展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,她也完成了创业青年向致富带头人的蜕变。
坚守品质,赢得口碑
双兴村位于三江平原西部,临近松花江。“这里水土温和,属于第二积温带,水稻均是由松花江水灌溉,种出的米粒形饱满、油亮光润、清香浓郁。”孙丽杰说。
双兴村江水灌溉的水稻田(央广网发 刘夏 摄)
多年经营,米业的主打品牌“祥杰”牌系列绿色大米和“江洁缘”大米已销往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广西等30多个大中城市。
产品卖得好,不只依靠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,还有孙丽杰对于品质的把控。
“从原粮采购、运输、储存、加工、包装、检测,都严格按照大米执行标准生产。”孙丽杰说,在原粮收购环节,就会对米的粒形、色泽、含水量等多项数据进行检测,把好第一道关。
米厂生产设备(央广网发 刘夏 摄)
孙丽杰介绍,在加工工艺方面,米厂现在采用的生产设备性能良好,达到同行业中上等水平。“比如立式米机,可以多机碾米,多次色选,多次抛光,保证成品的品质规格统一,品质如一。”孙丽杰说。
孙丽杰考察市场(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)
“起初我们去外地的粮食展销会跑销路,一家一家地跑,特别辛苦。”孙丽杰说,近几年都没怎么跑客户了,但是销量没有受影响,基本上都是客户介绍客户,做出了口碑,也完成了销量。
据悉,孙丽杰的米业与黑龙江的一家连锁生鲜超市连续合作了六七年,至今没有断供。孙丽杰介绍,起初这家连锁超市只把米销往吉林,后期因为市场反馈特别好,又销往沈阳和哈尔滨的市场。目前仅哈尔滨地区,一年销量在1000吨左右。
靠着口口相传的美誉,孙丽杰的米厂年完成销售额达六千多万元,年产量达30000吨,与省内多家连锁生鲜超市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。现有员工20人,技术人员7人。
乡亲致富,乡村振兴
2021年,恰逢佳木斯郊区“双引双推”行动开展,在村民的鼓励中,在村党组织的推荐下,致富带头人孙丽杰成功当选为双兴村党支部书记。也因此,她的肩上多了一份责任。
为了壮大集体经济,孙丽杰产生了延伸产业链——生产粘豆包的想法。同年,依托米业,孙丽杰成立了祥杰食品有限公司,经营粘豆包等精深加工食品。
“因为米厂就生产糯米粉和玉米产品,用糯米面粉加黏玉米粉混合的方式制作粘豆包皮,用纯红小豆、白砂糖做馅料,不仅食材有保障,口感也更筋道。“孙丽杰说,冬季的时候,每天生产量达到1万斤,实现当日生产,当日销售。项目年产值可达210万元,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。
双兴村有300栋大棚,以豆角、黄瓜、西红柿、菇娘为主,每栋大棚可为村民每年增加一万元收入。孙丽杰任职后,以双兴村名义承包了两栋大棚做试点,以纯绿色瓜果蔬菜采摘为主题,带领农闲妇女创业致富。
孙丽杰(左)和村民樊桂枝(右)查看大棚作物长势(央广网记者 庞淼 摄)
“今年承包大棚的时候村里没有钱,都是孙书记给垫的钱,买的苗。”看到大棚里长势喜人的作物,村民樊桂枝感慨地说。
据悉,2022年,双兴村村级集体收入达44.9万元,百姓人均收入3万元,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。
村民郑全岭吃着刚摘的黄瓜喜笑颜开(央广网记者 庞淼 摄)
村民郑全岭说,孙书记上任这两年,明显地感觉到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,家家户户都有产业,还能到孙书记的米厂和食品厂打工,收入有很大的提升。“今年书记还组织果树种植户为村民挨家挨户种果树和花,春天看花,秋天收果,村容村貌也越来越好了,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。”
而孙丽杰却说,都是老书记打的底好,她所做的就是不辜负老书记的期望和百姓的众望,把粮卖好,把乡村建设好。
【“她”声音】情系乡村 造福乡梓
□孙丽杰
大家好,我是孙丽杰,一位返乡创业的卖粮人。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卖粮故事。
2007年,我在山东工作期间,发现东北大米因其质地坚硬、饭粒油亮、香味浓郁的特点而广受南方食客的欢迎。身为地地道道的黑龙江姑娘,夏季田间的稻香是我刻在骨子中的回忆,在我和家人说明想回乡创业的想法后,家人十分支持,随即辞掉了在南方的工作,开启了返乡创业之路。
返乡后,我将村中废弃小作坊进行收购,于2018年5月成立佳木斯市江洁源米业有限公司。此前,村民唯一的收入来源只有水田和旱田的种植,且因土地稀少,村民收入低,导致了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,使得村里剩下的都是老年人、妇女居多。我决定在保证不亏损的情况下,以高于市场价收购本村农户手中的水稻,从而让每人每年的辛苦劳作得到更高的回报。后期,周边数个村庄老百姓在相应的照顾下也得到了相同的福利。
随着企业效益越来越好,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,在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后,2020年又投资新建糯米粉生产车间,品质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。身在农村,家家户户有菜园子,我发现本地村民家家户户喜欢种红小豆,结合生产糯米粉的优势,2021年我建立佳木斯市祥杰食品有限公司,主营加工粘豆包、汤圆等特色食品,项目建成后,带动了本村30多名闲置劳动力,真正实现村民“无需背井离乡便可增收致富”的目的。
作为一名新时代的“粮食人”,把家乡黑土地产出的好粮卖上好价钱是我的不懈追求。今后,我还要一如既往,守住初心,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,以满腔热忱回馈生我、养我的这片黑土地。
监制:杨海全
策划:庞淼 马俊玮
记者:庞淼 刘夏(实习)
视频:刘夏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太平洋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